• broken image

    小日大樹

    活動紀實

  • pineapple paper

    台農手抄紙新視野

    105/12/03

     

    - 九曲堂都市更新及空間活化再生講座 -

     

     

    12月份,溫暖的陽光仍烘晒著南方小鎮,這裡是位於高雄市大樹區的九曲堂,優質水源與(台農三號)鳳梨產業是這裡的驕傲。在這天,我們邀請了高應大化材系蔡平賜老師、文創系楊雅玲老師及學生團隊分享經驗,讓大家一邊來體驗手抄紙的製作,一邊嘗試看到在地區發展中與產業結合的可能性,在早上、下午兩場工作坊中,集合了在地社區居民、社群夥伴、大學生、及好幾組親子一同來參與。

     

    在兩位老師各分享相關經驗後,高應大的學生一步一步說明手抄紙的製作步驟,從處理廢棄的鳳梨皮、日常中可回收使用的廢棄紙張(如發票),到打碎、過濾、混和、篩製、壓乾,每一個步驟細細說明,也讓小朋友用五官近距離感受了物質變換的奇妙過程,鳳梨香味飄散在空氣中,襯著火車經過鐵軌的聲音、參與者好奇的提問、還有充滿在這棟新修宿舍裡的每張笑臉。

     

    緊接著,是大家小試身手的時間了!學生團隊分散到各組適時幫忙,有的家長和孩子一起製作、有的家長讓孩子自己試試,拿起相機記錄他們專注的模樣、也有的參與者滿懷興趣的繼續與兩位老師的討論。在最後發予參與者的成品中,讓大家發揮創意裝飾鳳梨手抄紙,有人做成美麗的卡片、有人大展書法技巧、有人即興揮灑,每一張手抄紙在大家手中都有了不同的個性,相同的是,將手抄紙拿在手中的滿足微笑。

  • pineapple jam

    陽光鳳梨 X 產業型農- 鳳梨豆醬工作坊

    106/01/21

     

    - 九曲堂都市更新及空間活化再生講座 -

     

    農曆年節的前一個周末,涼風徐徐、艷陽高照。九曲堂鐵道綠園熱鬧啟用,水寮國小學童的鼓棒奔騰地敲擊鼓面,眾人掌聲接棒,揭示著九曲堂的生活及休憩空間揭開了一面新的扉頁。此時鐵道綠園緊鄰的台鐵二層樓舊宿舍,正舉辦「陽光鳳梨X產業型農」豆醬工作坊,邀請從城市回鄉服務的青年型農鄭蕙玲老師,來跟大家介紹大樹地區的環境產業特質,分享她如何結合自身的設計與傳銷經驗,透過鄰里、社群間的相互幫忙,讓更多大小朋友了解與體驗鳳梨田中的自然生態、農家的辛勤,還有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奇妙旅程。嘗試在這樣的分享過程中,撞擊出地區發展和產業文化交互作用的火花。

     

    講座後,大家一起在一月中旬的燦陽下,開始了陽光鳳梨豆醬的製作大作戰。看著來自在地社群的老手們「刷刷刷」一刀接著一刀,毫不拖泥帶水地削著鳳梨,好不痛快。在此同時,孩子們的主要工作是津津有味的將切好的鳳梨塊往嘴裡塞,好好吃個飽,而父母們則盡責的隨著老師的指示,在一團歡愉中,準確地完成醬果子的工作。

     

    第二階段的工作坊,老師拿出了南區型農大聯盟裡其他青農們生產的農產品,有吹冷氣得第一以鳳梨豆醬香煎的「仁允牧場1公分厚切豬排」、自製的手工麵包、替代羅蔓可本土栽植的「孫家菜園蜜雪兒生菜」、當令「美濃食自家毛豆」做成的毛豆醬,還有以「陽光果子鳳梨豆醬」調製而成的鹹甜鳳梨沾醬,在眾人的巧手下,DIY做成幸福豬寶堡。更有每人一杯,以鳳梨甜果醬和新鮮鳳梨果肉沖泡的水果茶。

     

    大家在努力守護這片土地的青農們的寵愛裡,互相協助,一同完成餐點、帶著滿足又興奮的心情,到新開幕的綠園草地野餐同樂!逐漸轉紅的天空襯著悠然飄遊的雲朵,伴著草地上的人們,歲時靜好,迎接來年的燦爛。

  • what a wonderful trip

    三鐵巡禮- 鐵道X鐵馬X舊鐵橋

    106/06/24

     

    - 九曲堂都市更新及空間活化系列活動 -

     

    1908年,高砂製糖會社於蕃薯寮廳旗尾莊興建「旗尾製糖所」,同時開闢的旗尾線鐵道及下淡水溪鐵橋也各於1910年、1914年正式營運通車,搭載著大高雄和屏東地區內山的蔗糖與香蕉等各式農產,沿途串起許多家戶經濟、庄口交通、學子通勤的功能,也擔任著戰略補給的角色。而九曲堂則因為台鐵與糖鐵路線交會的特殊條件,成為這段時間許多重要經驗與人情回憶匯集交流的場域。

     

    比起百年前的熱鬧和繁忙,如今的九曲堂是個適合緩慢生活、親近傳統產業、體驗在地農食與感受歷史古韻的小市鎮。經過前幾日一場大雨的洗滌,鎮上的景色甚是輕透明亮,我們乘著火車前來,集合在設計古樸的紅磚廣場上,由導覽老師李先生帶領,踏上過去曾為糖鐵軌路的自行車專用道,車道左邊是曾製作出連希特勒吃了都讚不絕口的鳳梨罐頭罐詰工廠,右邊為建造下淡水溪鐵橋工程師飯田豐二的紀念碑,前方,則為台灣鐵路道班,陪伴這片土地與多個家庭,超越五十年歲月的日式建築風格宿舍群。

     

    乘風騎上鐵馬,更深入來到被喻為大地之肺的舊鐵橋濕地公園,經由在地志工的解說與分享,我們學習到濕地公園是由一連串大大小小的水塘與水道所串連,其中以植、生、礫石土壤做為淨化水體的介質,如空心菜即是作為汙染最嚴重水域淨化的第一線防守衛士。此濕地公園承接了高雄地區很大一部份的汙水淨化工作,因其中不乏重金屬等高濃度物質,所以志工們總是熱心而不厭其煩地宣導民眾不要於此區垂釣與採集野菜食用,讓生態可以慢慢完成自我循環不受干擾。而植物蛋染就是在生態教育的延伸下規劃出的DIY活動,讓大家藉由觀察、使用與接觸自然材的方式,創造出各種可為生活添加美感與樂趣的點子。

     

    沿著濕地公園自行車道尋覓,我們來到日大正二年興建的竹寮取水站,這是當年打狗上水道的心臟地帶。取水站的建築為傳統的二坡式屋頂,搭配紅磚砌牆及弧形窗櫺,還有滿園熱帶風情的喬木綠蔭,別有一番氣韻。有趣的是仔細一看,尚在運作的取水站沉澱池中還悠游著許多小魚,導覽老師李先生愉悅地說,這正是聰明判定池水清澈不受汙染的生物檢定機制。再往曹公圳舊水門遺址前進,我們像是望見了道光17年鳳山知縣曹謹步步引流興圳的場景,此建設堪稱自然與人文共榮共存的最好風景,曹公圳是官方為灌溉高雄及鳳山地區廣大平原所施做的大規模農田水利工程,新、舊圳水道網絡具紀載多達90條圳路。

     

    在這趟三鐵騎行的旅程中,不知道是否因為大武山攔下蒸騰水氣的關係,雲層有點厚重,炙烈的陽光忽隱忽現。我們一行人騎著自行車,安靜而充滿好奇的穿過九曲堂的住宅巷道,偶爾望見近期正好大出上市的鳳梨攤車,也途經地方知名陶藝家的工作室,還有匯聚地方信仰的廟宇。吹過身畔的風襯著眾人聆聽、理解與親近這片地理人文的情意,張張臉龐都如此耀眼,汗一般的灑落在九曲堂的土地上,種進這段共騎共享,回味無窮的美好時光。